- 熱門文章
- 熱門標簽
民法典中違約方合同解除權是什么?
一、《民法典》中違約方合同解除權是什么?
《民法典》賦予違約方合同解除權了,違約方也有權解除合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八十條規(guī)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錢債務或者履行非金錢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對方可以請求履行,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法律上或者事實上不能履行;
(二)債務的標的不適于強制履行或者履行費用過高;
(三)債權人在合理期限內未請求履行。有前款規(guī)定的除外情形之一,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終止合同權利義務關系,但是不影響違約責任的承擔?!?/p>
二、合同解除和合同終止的區(qū)別有哪些
1、效力不同
合同的解除即能向過去發(fā)生效力,使合同關系溯及既往地消滅,發(fā)生恢復原狀的效力,也能向將來發(fā)生效力,即不發(fā)生溯及既往的效力。而合同的終止只是使合同關系消滅,向將來發(fā)生效力,不產生恢復原狀的效力。
2、適用的范圍不同
合同解除通常被視為對違約的一種補救措施,是對違約方的制裁。因此,合同的解除一般僅適用于違約場合。合同的終止雖然也適用于一方違約的情形,但主要是適用于非違約的情形,如合同因履行、雙方協(xié)商一致、抵銷、混同等終止。由此可見,合同終止的適用范圍要比合同解除的適用范圍廣。
依據當事人是否有約定違約金,分為約定賠償和法定賠償。
1、約定賠償
指合同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預先約定一方違約產生的賠償額的計算方法或向對方支付一定的金錢。由于損失的范圍在合同訂立時難以確定,因此,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賠償的計算辦法,不是固定的賠償數額。但約定賠償一般超過實際損失的30%的部分,不被支持。
2、法定賠償
指在當事人一方違約造成對方損失時,按照法律規(guī)定的辦法計算賠償額進行賠償。這里所說的法律,既包括合同法,也包括有關合同違約賠償的其他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法定賠償方法一般是在當事人沒有事先約定賠償或者違約金的情況下運用,在當事人沒有約定賠償的情況下,有些法律還規(guī)
在當下社會,之所以也規(guī)定雙方當事人如果簽訂合同,那么要通過書面的方式予以固定,是因為這樣可以約束雙方當事人,比如說將一些具體的義務予以明確,如果發(fā)生違約的情況之下,那么沒有違約的一方享有法定解除權。
上一篇:追償權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下一篇:勞動合同法全文實施細則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