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段時間總有小伙伴問小編蘇維埃共和國(中國以前為什么叫蘇維埃)是什么,小編為此在網(wǎng)上搜尋了一些有關(guān)于蘇維埃共和國(中國以前為什么叫蘇維埃)的知識送給大家,希望能解答各位小伙伴的疑惑。
蘇維埃共和國(中國以前為什么叫蘇維埃)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五分銅幣正面的地圖圖案由兩部分組成,即中國大陸圖形和海南島圖形。
該銅幣在制作過程中,由于鋼材質(zhì)量不好及淬火技術(shù)達不到要求,鋼模非常容易損壞。根據(jù)文獻資料記載,好的鋼??梢杂脙扇?,差的一天都用不到。為了不耽誤工作, 由謝里仁、邱順堯、謝必桂等同志不分晝夜雕刻鋼模,鋼模制作好后,為防生銹,放入煤油中浸泡待用。
人工雕刻鋼模雖然有圖紙,但難免產(chǎn)生差異,那個年代圖案只是用手工、鐵錘、鑿子在鋼胚上敲打而成??上攵?,手工敲打出來的圖案,肯定不會像現(xiàn)在電腦雕刻出來的東西那樣正規(guī)、標準。島與大陸圖的距離有遠有近, 因而錢幣學界對這些不同位置圖案的銅幣,起了不同版式的名字。
已故江西省吉安市中級人民法院離休干部龍吉昌同志,1994 年 5 月出版了《珍稀奇趣——錢幣博覽》一書,把蘇維埃五分銅幣分成無島、遠離島、近離島、連島、圖插島內(nèi)五種島別。從那時候起,紅色貨幣收藏愛好者就以集這五種島別為目標,以為集齊這五種就是一套了。
2006年年1月,錢幣藏家段洪剛先生出版了《中國銅元分類研究》,他把該幣分類為無島、 遠島、離島、近島、連島、套島六種,多了 一種叫“離島”。離島是界于遠島和近島之間的圖形,我在編寫《紅色貨幣》一書時, 確實感到遠島和近島之間有一種過渡圖形, 但又覺得這個“離”字不太確切,就改稱“中島”。
因此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五分銅幣從“島”的概念上區(qū)分為無島、遠島、中島、 近島、連島、套島六種。
另外,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五分銅幣有不少錯版。無島版就是其中之一。在雕刻這個幣的鋼模時,雕刻師傅竟然把海南島忘記 雕刻上去,因而成了現(xiàn)今大名鼎鼎的無島版。
無島版很容易區(qū)分,比較難區(qū)分的是遠島、中島、近島、連島、套島,常常有人會混淆這些版別。在理論上這六種島一目了然, 可在收藏實踐過程中卻并非如此,經(jīng)常會難以確定此幣是什么島的問題。就近島而言, 有的近到離大陸圖只有一條隔離線,成為近島中的近島,而有的又離大陸圖有一毫米多。
為收藏者更好地把握,本人現(xiàn)將遠島、中島、 近島、連島、套島的基本特征和區(qū)別方法介 紹如下:
遠島目前發(fā)現(xiàn)遠島的主要版式有兩種, 即75 圓珠和76 圓珠版式。這兩種版式的差別不大,除圓珠多一個外,76 圓珠版式的島比較居中,而 75 圓珠版式的島偏右邊。它們的共同特征是:繁體維字的偏旁“糹”少 第三筆一個點。埃字也少了第六筆一撇,其實所有的中華蘇維埃五分銅幣中的埃字都少這一撇。遠島版的埃字又與其他版式埃字不同,其他版式埃字的最后四筆是一個“天”字,而遠島版的埃字的 “矢”字變成了兩個字,上部一個土字,下部一個八字,而且八字的一撇特別長,幾乎與共字的最后一筆相連。遠島版的共字也非常特別,共字正確寫法第五筆應該 是一撇,可在這里卻變成了一提。
這三個是判斷是否為遠島版最明顯的特征,如果對島的遠近位置有疑問,參考上面三種特征對照便可以下結(jié)論,除此之外就不是遠島版。
中島中島版的島因為夾在遠島與近島的中間,也 有的人覺得很難區(qū)分,其實也不難。目前發(fā)現(xiàn)中島一共有三種。
第一種是瘦形楷體字版,這種版式幣的正面又有兩種細微的差別,但不知道什么原因,都非常稀少。瘦形楷體字版還有兩大特征,國字第二 筆豎過頭;繁體“當”字的“口”三角形。
第二種的特征是維字右邊的一點變成了一短橫,并且與豎粘連在一起;和字多 一橫;地圖東面線外側(cè)有一 個凸起的三角形點。上述兩種中島版都是 76 個圓珠。
第三種比較難區(qū)分,這種幣 72 個圓珠, 正面 122 個馬齒,島偏右邊。這種幣很容易與 73 個圓珠的一種近島版混淆,關(guān)鍵看圓珠個數(shù)。近島,顧名思義就是島與大陸圖靠得很近,有的圖案就一線之隔。近島與中島的區(qū)分,可以用排除法進行確認,不符合中島三 種版式的就是近島。近島與連島的區(qū)分,是看島與大陸圖有沒有連在一起,沒有連在一起的就是近島。
連島島與大陸連在一起的圖形,這種版式比較容易區(qū)分。
套島大陸圖下方的尖角插入了海南島圖的內(nèi)圈。有插入的是套島,在海南島圖圓圈上方內(nèi)壁沒有小尖角的就是連島。這里提醒一下收藏者,大陸圖尖角插入海南島圖的內(nèi)圈有些很小,要辨認清楚,其要點就是看海南島圖的內(nèi)圈上方有沒有突出的圖案,只要有一點點,就是套島,反之就是連島。
這六種島別中的中島與近島圖案還會因為鋼模使用時間長短而發(fā)生變化。剛剛開始印制的銅幣因為鋼模的線條比較細,看起來島離大陸圖比較遠一些,鋼模使用久了,線條就會顯得比較粗,看起來大陸圖比較近一 些。有些近島版由于島與大陸圖只有一線之隔,鋼模使用久了,這個一條線(從鋼模角度看)就被磨平了,印制出來的幣也就成連島版了。所以對于中島、近島與連島版別的區(qū)分還要綜合考慮各個方面的情況,才能作出比較準確的判斷。
要收集齊這六種島別的幣并不容易,最難找到的是無島,其次是中島,再次是遠島, 第四是近島,連島和套島是最多的。我隨機 抽樣了1000 個圖片,結(jié)果發(fā)現(xiàn)無島 5 個, 占 0.5%;中島 20 個,占 2%;遠島 35 個, 占3.5%;近島103個,占10.3%;連島345個, 占 34.5%;套島 470 個,占 47%;還有 22 個因為圖案模糊不清無法區(qū)分。洪榮昌中國錢幣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