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世友的兒子(許世友簡介)
1979年,許世友見到了遠(yuǎn)方來的戰(zhàn)友,思念親人的許世友向戰(zhàn)友打聽家里的情況,結(jié)果卻聽到了自己的女兒和兒子犯了一點錯。
戰(zhàn)友只說,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但許世友卻揪著不放,非要將女兒開除軍籍,還要槍斃自己的兒子。
大家都知道,許世友素來以脾氣火爆著稱,看到許世友因為兒女的事動怒,周圍的人趕緊好言相勸。
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會讓許世友這么狠心?許世友又有什么本事,會讓大家這么忌憚他?這件事最后又是怎樣解決的?
圖-許世友(1905年2月28日-1985年10月22日),1955年許世友將軍被授予上將軍銜
和尚從軍記1905年的春天,湖北省麻城縣許家洼的一戶窮苦農(nóng)民家庭,傳來了一聲嬰兒的啼哭聲。
父母看著懷里哭得止不住的男娃,找到了村里最有學(xué)問的老人,給孩子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許仕友,字漢禹。
他就是今天故事的主人公許世友,后來偉人覺得,“仕”代表官運亨通,不符合他的紅軍身份,就改成了“世”,意味心懷天下。
許家洼這個地方非常特殊,當(dāng)年隸屬河北省,但在今天的行政區(qū)劃分上,卻隸屬于河南省新縣。
提到河南,很多人腦海里浮現(xiàn)的詞匯,除了河南燴面,肯定就是“少林功夫”。
受到當(dāng)?shù)匚幕挠绊?,許世友八歲那年就拜師到了嵩山少林寺。少林寺學(xué)習(xí)拳法的經(jīng)歷,讓許世友后來有了“和尚將軍”的稱呼。
不過,這位脾氣火爆的開國將軍在少林寺的時候,就不甘心做一個每天敲敲鐘、念念佛、挑挑水的和尚。
許世友無意間接觸到了共產(chǎn)革命思想的影響,后來難以抑制內(nèi)心想要報效祖國的沖動,毅然決然加入了革命隊伍,數(shù)次參與敢死隊,歷經(jīng)無數(shù)戰(zhàn)爭。
戎馬一生的經(jīng)歷,讓本就為人豪爽、直來直去的許世友,更加“無法無天”。
圖-許世友
許世友性子急,一輩子沒服過誰。不會玩心眼,更不懂城府,心里也藏不住心事,最看不得官僚主義那一套。
所以,縱然許世友脾氣火爆、說話難聽,身邊能夠說點知心話的人卻很多。
早在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許世友就已經(jīng)參加了中國工農(nóng)紅軍,并且從一名小戰(zhàn)士,慢慢成長為了班長、排長、營長、團長。
1933年7月,許世友憑借赫赫戰(zhàn)功,以及突出的軍事領(lǐng)導(dǎo)才能,升任紅九軍副軍長兼二十五師師長,后來慢慢成長為了紅四軍軍長、騎兵司令員。
圖-中國工農(nóng)紅軍
許世友曾經(jīng)七次參加敢死隊,四次身負(fù)重傷。在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中,都有非常卓越的表現(xiàn)。
換句話說,許世友能夠從一名小戰(zhàn)士,短期內(nèi)成長為受人敬仰的軍長,完全憑借的就是自己不怕死的精神,以及扎實的軍事才能。
這位和尚將軍離開少林寺參加革命后娶妻生子,并且生養(yǎng)了七個孩子,有兒有女,也都繼承了父親的衣缽,成為了一名光榮的軍人。
不過,這七個孩子的一生,可是被許世友徹底“耽誤了”。
圖-許世友和家人合影
自己的路自己走在很多人看來,許世友對七個子女的要求非??量?,稍微犯了一丁點錯誤,許世友都從不輕饒。
由于丈夫的脾氣,在許世友管教孩子的時候,妻子也從來不敢插嘴,生怕惹怒了丈夫,對孩子的懲罰更加嚴(yán)苛。
用今天的育兒理念來看,許世友教育子女的方法確實有些不妥,屬于典型“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方式。
但仔細(xì)想想許世友的身份,以及子女們的“所作所為”,我們卻不得不欽佩許世友。他用自己特殊的方式,給了子女最好的教育和愛護。
圖-許世友夫婦與子女合影
上世紀(jì)五六十年代,是許世友一生最幸福的時候。
那個時候許家的七個孩子還在上學(xué),每天早上起床的時候鬧哄哄一片,等到傍晚放學(xué),一個個像快樂的小精靈一樣,背著書包蹦蹦跳跳回家,纏著爸爸講過去的事。
許世友最喜歡跟孩子們講自己在少林寺的經(jīng)歷,講自己練功的時候吃了多少苦,自己又是怎么堅持下來的。此時的許世友非常慈愛,講起故事來語氣十分溫柔。
孩子們喜歡纏著他,他更喜歡孩子圍繞的感覺,父慈子孝的感覺,讓許世友感覺到了從未有過的幸福。
圖-1970年許世友將軍、夫人田普、長子許光、三子許援朝、長孫許道昆在南京
在教育子女方面,許世友有溫柔的一面,自然也有嚴(yán)格的一面。他的教育方式用今天的話說,就是一個“虎爸”。
在教幾個孩子學(xué)游泳的時候,許世友可是一點“耐心”都沒有。
早上跟兒子們說要教他們學(xué)游泳,幾個孩子蹦蹦跳跳別提多興奮了,結(jié)果到了河邊才知道,父親的教法就是把自己提溜起來,直接扔進水里。
幾個孩子被水嗆得一直撲騰,許世友在一旁笑得前仰后合,還告訴孩子:“小崽子們,不嗆幾口水怎么知道在水里怎么呼吸?你們就是心太急,耐心想一想,怎么打敗這點水!”
這樣的教育方法,可能讓當(dāng)今的不少父母覺得“十分危險”。
但有一點不能否認(rèn),那就是許世友如此教育,不僅讓孩子學(xué)會了游泳,更讓孩子掌握了適應(yīng)不同環(huán)境的能力,以及遇到危險時的求生能力。
另外,許世友始終認(rèn)為,部隊這個大熔爐最適合培養(yǎng)人,能夠磨練人的意志,培養(yǎng)堅毅的品格,所以七個兒女如數(shù)都被許世友送進了部隊。
新中國成立后,許世友已經(jīng)是赫赫有名的開國將軍。得知許家的七個孩子都進了部隊,有人表示可以“照顧”一下。畢竟是英雄家屬,稍微開點后門,大家也可以理解。
但此事遭到了許世友的堅決反對,他非常生氣地說:
“進了部隊就是部隊的人!他們的爹名字叫許世友,而不是叫將軍!進了部隊,他們就跟別的兵一樣,搞什么特殊?無論部隊的生活如何,是好是壞,是苦是甜,都該讓他們自己體會!孩子大了,自己的路一定要自己走,這樣才走得踏實!”
因此,許世友的七個兒女,雖然是開國將軍的孩子,卻跟其他普通人家出來的兵一樣,從最底層做起,自己有多大的本事,“就吃多少的飯”。
當(dāng)然,七個孩子卻不能理解父親的良苦用心,偶爾還是有點小意見。
你為國家做啥貢獻了?許光是許世友的長子,1950年入伍,成為了一名英姿颯爽的海軍。
許光知道父親的性格,所以在部隊的時候,從來沒跟任何人提起過自己的父親是許世友。
他跟其他普通家庭出來的兵一樣,從最底層做起。而且許光工作踏實、嚴(yán)于律己,不喊苦、不怕累。許光繼承了許世友的優(yōu)點,性格堅毅,看到了目標(biāo)就不懈努力。
所謂虎父無犬子,許光作為許世友的長子,在部隊的表現(xiàn)十分突出,得到了部隊首長的欣賞,后來被提拔為了一名團級干部,成為機艇指揮員。
如果許光能夠繼續(xù)留在海軍,就算不憑借許世友的身份背景,以許光的個人能力,他依然能夠“步步高升”,將來或有更大的作為。
但許世友的一句話,卻改變了許光的人生軌跡。
圖-許光 (許世友將軍長子、全國敬業(yè)奉獻模范)
許世友八歲拜師少林寺,后來又一直在戰(zhàn)場上奔波,未曾在雙親膝下盡孝,這件事成為了許世友心里最大的遺憾。
許世友常常在許光面前念叨:
“我這一輩子沒別的遺憾,就只有一件事過意不去。自古以來忠孝兩難全,自從參軍以來,我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花在了軍政事務(wù)上,沒能陪在你奶奶身邊,好好盡孝,我虧欠了她太多?!?/p>
有時候,許世友還會旁敲側(cè)擊,打聽許光的想法:“如果我把你調(diào)回老家,陪在你奶奶身邊,你愿意不愿意?”
許光身為長子,代替忙于國家大事的父親在奶奶面前盡孝,也在情理之中,因為這本身也是向父親盡孝的一種方式。
因此,在得知父親的“想法”后,許光便順從了父親的安排,回到了老家許家洼。
圖-許世友的母親
由于許光之前在部隊上表現(xiàn)突出,因此調(diào)回老家后,在當(dāng)?shù)氐奈溲b部成為了一名副部長,職位還算可以,許光也沒有多說什么。
但地方武裝部不像海軍那般,有許多建功立業(yè)的機會,因此在調(diào)回老家后很長一段時間,許光的職位一直沒有什么提升。
他心里慢慢開始有了意見,有意無意地向父親提起,希望父親能夠“幫幫”自己。
其實,許光原本在海軍正是前途一片光明,他是為了完成父親的心愿才調(diào)回老家,結(jié)果父親非但“不領(lǐng)情”,還臭罵了他一頓:
“你是進了敢死隊,還是為國家做過什么大貢獻?不管什么崗位,踏踏實實為國家做貢獻,一心一意為人民服務(wù),這才是最要緊的事!”
自此,許光再沒向父親提起過此事,按照父親的囑托,踏踏實實做工作,至于其他事,順天意,盡人事。
圖-1956年,許光任北海艦隊宜川號軍艦副艦長
三天內(nèi)你不回來,你就開除你的軍籍!有人說,女兒是父親上輩子的小情人。很多父親對兒子越苛刻,對女兒就越包容。
許世友這樣一個虎爸,才不管他是兒子還是女兒,都是一個方法養(yǎng)。
提到許世友的三女兒許華山參軍入伍,倒有幾分命運的“庇護”。許華山的閨蜜想要報考空軍,但空軍的體檢和審核十分嚴(yán)格,閨蜜飛翔藍(lán)天的夢想因為體檢不合格破滅了。
但條件優(yōu)秀的許華山引起了招兵工作人員的注意,“慫恿”她也試一試,結(jié)果誤打誤撞竟然通過了。許華山一時間沒了主意,便向自己最信任的人,也就是父親許世友征詢意見。
許世友聽聞此事,十分開心地說:
“既然你各項體檢都合格,那就去吧!不過我可告訴你,部隊不是享福的地方,你得做好吃苦的準(zhǔn)備。到了部隊,一定要服從組織安排,踏踏實實為國家做貢獻!”
后來,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爆發(fā),許世友因為前線戰(zhàn)事吃緊,更加忙碌,無暇顧及孩子的瑣事。
此時,許華山遇到了人生的摯愛,并且攜手進入了婚姻殿堂。許世友心中十分掛念女兒,但卻為了國家大義,只得先把女兒的事放一放,在遠(yuǎn)方默默祝福女兒。
數(shù)月后,許世友聽聞自己戰(zhàn)友到來,著急忙慌就來打聽家里的事,結(jié)果卻聽到了一件讓他們火冒三丈的消息。
許華山結(jié)婚后就去度蜜月了,按照部隊規(guī)定,只能休三個月的婚假。但許華山大概是玩得太開心了,因此三月期限已到之時,她仍然沒有返回部隊的意思。
部隊首長敢怒不敢言,礙于許世友的身份,大家也不敢主動提讓許華山盡快返回部隊的消息。
許世友得知此事,當(dāng)即給許華山通了電話,下了最后通牒:“我只給你三天的時間,火速返回部隊。不然的話,我就把你的軍籍給開除了!”
許華山知道父親的脾氣,向來說一不二,掛了電話就嚇得哆哆嗦嗦,趕緊返回了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