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文章
- 熱門標簽
-
古代公主郡主縣主品級排行(古代公主等級一覽表)
等級順序從大到小為:公主、郡主、縣主、鄉(xiāng)君。公主、郡主、縣主、鄉(xiāng)君等這些稱號都是古代貴族皇女、王女、宗女的爵位,與女子出身條件存在一定的關系,但不是生下來就有,她們需要受封才有稱號的。公主是皇室直系血親,父親或兄弟必須是皇帝。
清朝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極其特殊的朝代,它的統(tǒng)治者為滿洲的愛新覺羅氏。由于清朝是滿洲貴族的政權,因此它在許多習俗、稱呼上,都與之前由***統(tǒng)治的朝代有很大的不同。
比方說,前朝將皇帝的子嗣大多稱之為皇子,而清朝卻將皇帝的子嗣稱之為阿哥,并且依照年齡大小排序,將他們依次稱之為大阿哥、二阿哥、三阿哥等等。
除此之外,清朝對皇族女性的稱呼也有十分大的區(qū)別。比方說在前朝,皇帝的女兒大多被稱之為公主。
但是在清朝,公主涵蓋的可并不單單指的是皇帝的女兒。雖說現代清宮劇爆火,但是許多朋友始終對清朝的稱呼迷迷糊糊。
公主、郡主、格格是一個意思嗎?她們之間都有什么區(qū)別?
首先我們來解釋一下公主的含義。在滿清王朝,對于公主的稱呼有兩個:一個是固**主,而另一個是和碩公主。我們首先來介紹一下固**主這一封號。
固**主是清朝時期對于皇后所生的女兒的稱呼,其他妃子所生的女兒并沒有資格受此稱呼?;蛟S大家會覺得“固倫”這兩個字放在一起有些奇怪,但實際上它是滿族的語言,意味著國家尊貴的含義。
《清文獻通考·帝系四》:“ 崇德元年定中宮所生女封固**主?!?/p>
這也就是為什么“固倫”代表的是皇后所生的女兒。
當然,也有個別例外。比如康熙的第三個女兒,固倫榮憲公主。母親是榮妃馬佳氏,但因受到康熙的寵愛,所以才被晉封固倫榮憲公主。
還有后面乾隆的固倫和孝公主,固倫和孝公主是乾隆的第十個女兒,從小就深受寵愛,母親是惇妃。乾隆曾經對固倫和孝公主說:“你如果是皇子,朕一定立你為儲?!笨梢?,乾隆對這個女兒的寵愛程度,非同一般。
當然,還有一些因聯(lián)姻對于國家作出重大貢獻的公主,也有的被晉封為固**主,比如固倫恪靖公主??傮w而言,固**主是清朝公主最高規(guī)格的稱號,這一稱號也象征著至高無上的尊貴。
其次,我們來介紹一下和碩公主,在上文中我們談到,皇后所生的女兒一般被稱之為固**主。那么其他妃子所生的女兒,便被稱之為和碩公主。也就是說在清朝社會,嫡女被稱之為“固倫”,而庶女則被稱之為“和碩”。
與固倫一樣,和碩同樣是滿族的語言,它象征著國土的一方。雖然都貴為公主,但是二者的意義卻大不相同。嫡庶之分,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是最為人們看重的,就連一向豪邁的清朝也不例外。
接下來我們來解釋一下郡主的含義,在清朝時期,親王的女兒則被稱之為郡主。在清朝,爵位主要分為三種層次,宗氏爵位、異姓功臣爵位以及蒙古爵位。
而親王則是宗氏爵位中最高的那一等級,因此親王的女兒則被稱之為郡主。
親王所生的兒子被稱之為郡王,而郡王所生的女兒則被稱之為縣主。貝勒作為宗室爵位中的第三等級,貝勒的女兒被稱之為郡君。
在宗室爵位中,排第四等級的是貝子,貝子的女兒被稱之為縣君。其次,對于鎮(zhèn)國公以及輔國公女兒的稱呼是鄉(xiāng)君。這些大體可以歸納于郡主的行列中。
最后我們來介紹一下格格的含義,格格涵蓋的對象非常之多,她是清朝皇族女兒的一個統(tǒng)稱。實際上早在后金時期,皇室的女兒便被稱之為格格。
格格所代表的是從親王到輔國公的女兒,與固倫以及和碩一樣,格格同樣是滿族的語言。
那么,在清朝皇室中,什么樣的女兒才能被稱之為格格呢?
只有那些沒有正式封號的女兒,才可以被稱之為格格,并且這些女兒必須是未出嫁的。比方說親王的女兒被稱之為和碩格格,郡王、貝勒的女兒被稱之為多羅格格等等。而鎮(zhèn)國公以及輔國公的女兒,可以只稱呼為格格。
介紹了這么多,相信大家對清朝時期皇室女子的稱呼也有了大體的了解。我們可以總結一下:皇后所生的女兒被稱之為固**主,嬪妃所生育的女兒被稱之為和碩公主。
而郡主是親王所生的女兒,旗下有縣主,郡君、縣君、鄉(xiāng)君等四個稱呼。它們分別代表著郡王的女兒,貝勒的女兒,貝子的女兒,鎮(zhèn)國公以及輔國公的女兒。最后,格格代表的則是清朝那些沒有封號的皇室女兒。
《清史稿》:“公主之等二:曰固**主,曰和碩公主。格格之等五:曰郡主,曰縣主,曰郡君,曰縣君,曰鄉(xiāng)君。不入五等曰宗女?!?/p>
看起來是不是非常的眼花繚亂?
無論是清朝亦或是其他朝代,統(tǒng)治者都十分在意等級制度,而對皇室女子的這些稱號,從側面也反映出了清朝統(tǒng)治者對等級制度的嚴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