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做T的技巧有哪些?
股票做T主要就是在交易的過程中降低股票的持有成本,賺取中間的差價。而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我們準(zhǔn)確地判斷股票的走勢,想要準(zhǔn)確判斷股票的走勢是很難的,所以我們在做T的過程中切忌不要重倉操作。
另外,我們可以結(jié)合個股的走勢、市場的行情、底倉、分時圖和成交量等來選擇做T的時間和位置。
股票在上漲的時候怎樣做T?
正T即先買后賣,在投資者手里面就有這款股票,在當(dāng)天股票開盤下跌到低點時,投資者買入1000股,股票當(dāng)天沖到最高點的時候,將這1000股票托盤而出,總共持有的股數(shù),這種情況下是不會改變的,從而達到了T+0這樣的效果,中間又能夠獲取差價。
而倒T即先賣后買。投資者預(yù)計盤中的股票可能會大幅度下降,于是在高位點先賣出一部分股票,等待股價回落后,投資者再去買進,總量仍然可以保持不變,不過,是可以收取收益的。
比如投資者持有該股2000股,而10元/股是當(dāng)天早上的市場價,認為所持有股票的漲跌在短時間內(nèi)就會出現(xiàn),,就可以暫時先出售手中股票的四分之三,也就是1500股,等股票跌到一股只需要9.5元時,認為這只股票回調(diào)差不多了,再買入1500股,這就賺取了(10-9.5)×1500=750元的差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