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棺槨怎么讀(黥布怎么讀)大家在熟悉不過了,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那你知道棺槨怎么讀(黥布怎么讀)嗎?快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很多人對棺槨和棺材分不清楚,

把棺槨當做棺材是普遍認知。

其實,兩者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棺材是一種統(tǒng)稱,也叫做壽棺,

世俗取”棺 ”通”官”,”材 ”通”財 ”,

同音和同韻,表示吉利吉祥。

唐代黃金棺

古時候,棺材是普通人用的,而棺槨則是給帝王用的,棺槨是死者地位的象征。

棺槨也叫做”棺郭”?!墩f文》段注云:“木槨者,以木為之,周于棺,如地之有郭也?!惫讟〔恢挥幸粚?,像俄羅斯套娃一樣,是一層套著一層,里面的是棺,外面的是槨。

三層棺槨

遠古社會,人死后并不用棺槨?!兑捉?jīng)·系辭傳下》說:“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臧(藏)之中野,不封不樹。”在這里“不封”是沒有封土堆,“不樹”即不種植樹木,可見那時喪葬極為簡易。

夏商周時期,棺槨繼續(xù)發(fā)展,至西周一套完整而嚴格的禮制確立。

據(jù)《禮記檀弓上》記載:

天子棺槨四重,貼身的那層叫椑”(bēi),其外面蒙著兕及水牛皮;第二層叫“地”,以椴木制成第三層叫“屬 ”;第四層才稱為“大棺”。

帝后的外槨要用到兩層,由于多用梓(zi)木制成,所以文學上通常把棺槨稱為“梓宮”。

公侯、卿大夫依次遞減,可以用三層棺槨大夫家里所豢養(yǎng)的士,就只允許用一層大棺。尺寸上也有差別,天子大棺厚八寸,大夫大棺厚六寸,庶民老百姓只準厚四寸,不配槨。

漢代,棺槨制度日趨完備。諸侯王、公主、貴人用楠木,平民用桐木或雜木,而貧困者只能用瓦棺。貴族們的棺飾極為精致,有朱棺畫棺、黑漆棺等。

湖南馬王堆一號墓的主棺丨圖片來自湖南省博物館官網(wǎng)

明清時期,槨室更登峰造極,儼然座地下宮殿。

據(jù)李蓮英和他的侄子所著《愛月軒筆記》記載,慈禧尸體入棺前,先在棺底鋪上三層金絲串珠繡花錦褥和一層珍珠,共厚一尺多。頭部上首放置一個翠荷葉,滿綠碧透,精致無比,葉面上的筋絡不是雕琢之工,均為天然長成。腳下安放一朵粉紅色的碧璽大蓮花。

慈禧下葬的地宮

慈禧尸置荷葉、蓮花之間,口含夜明珠,身著金絲串珠彩繡袍褂,頭戴珍珠串成的鳳冠,冠上最大一顆珍珠重四兩,大如雞卯,是件世間難得的瑰寶,價值一千萬兩白銀,翡翠、玉石各種奇珍異寶滿滿一棺,慈禧隨葬品之巨,價值連城。

慈禧照片

后來的故事,大家也都知道了,孫殿英以軍事演習的接口,發(fā)掘了乾隆的裕陵和慈禧的定陵,墓室內(nèi)的珍寶被盜掘一空,一生窮奢極欲的統(tǒng)治者,恐怕怎么也沒想到,最后落得如此下場。

參考資料

《我國棺槨文化與發(fā)展》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互聯(lián)網(wǎng)公開數(shù)據(jù)整理或轉(zhuǎn)載,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內(nèi)容侵權(quán)與違規(guī),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我們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處理。聯(lián)系郵箱:303555158#@QQ.COM(把#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