搓揉線怎么看?
搓揉線由一根T形和一根倒T形K線組合而成,也可以帶有少部分實體,其實就是類似二根十字星形態(tài)。如下圖綠色框框所示,看起來就像是洗衣服一樣上下搓洗,因此被稱為搓揉線。搓揉線的形成原理是:股價前一日沖高回落收出長上影線,次日股價放量下探,但收盤前出現(xiàn)反彈,留下長下影線。也就是前一日漲幅很高然后掉下來,后一日跌幅很大然后拉起來,完成股價反復搓洗的過程。T和倒T可以交換位置,搓揉線的特征如下:
搓揉線最明顯的特征就是對股價進行反復搓洗必然是主力所為。主力搓揉股價的目的要么是洗盤,要么是變盤。在上漲途中,尤其是漲勢初期,出現(xiàn)搓揉線大多是主力清洗浮籌的方法,以減輕之后上漲的拋壓。而在上漲末期,尤其是股價已有很大漲幅后出現(xiàn)搓揉線,成交量有明顯放大,應警惕主力出逃,股票可能會變盤。
揉搓線的形態(tài)組合有哪些
揉搓線的形態(tài)組合有:1、長上下影搓揉線;2、蜻蜓十字搓揉線;3、搓揉線在中陽線后,出現(xiàn)的先上陰T形線加下陰T形線的K線組合,為單組“揉搓線”。
一般而言,見到“搓揉線”,應考慮主力的所作所為,及時做好應變的準備。如是洗盤,可適量跟進;如是變盤,應及時減倉。
主力反向利用人們熟知的傳統(tǒng)K線理論,使股價在接近前期高點附近大幅度上下波動、震蕩,對市場進行大洗盤,洗出教條和心態(tài)不穩(wěn)的投資者。同時這種形態(tài)也是對市場的拋壓和承接力度的大測試,K線中的長上下影線就是測試的深度。如果測試期間市場拋壓不大,換手率較小,說明持股者心態(tài)穩(wěn)定,此后股價將會展開一波上漲行情。
搓揉線在中陽線后,出現(xiàn)的先上引T形線加下引T形線的K線組合,為單組“揉搓線”。如同時出現(xiàn)縮量的配合,單組“揉搓線”之后,往往隨之而來的是主升段的急升行情。如果是連續(xù)兩組“揉搓線”則上漲的勢頭會更猛,是急漲的前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