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訴訟上訴期是幾天?
《民事訴訟法》靠前百六十四條規(guī)定: 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靠前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靠前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nèi)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上訴期15天不可以延長,當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或者其他正當理由耽誤期限的,在障礙消除后的十日內(nèi),可以申請順延期限,是否準許,由人民法院決定。
二、發(fā)起民事訴訟上訴的條件是什么?
《民事訴訟法》對當事人提起上訴,規(guī)定了一定的條件。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15日內(nèi)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靠前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10日內(nèi)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根據(jù)這一規(guī)定,上訴必須符合以下4個條件:
1、必須是原案件的當事人提起上訴;
2、必須在民事訴訟法靠前百六十四條規(guī)定的期限內(nèi)提起上訴;
3、必須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4、必須提出上訴狀。
三、民事上訴的方式是什么?
上訴,是指當事人對人民法院所作的尚未發(fā)生法律效力的一審判決、裁定或評審決定,在法定期限內(nèi),依法聲明不服,提請上一級人民法院重新審判的活動。
根據(jù)《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guī)定,上訴可以采用書面的方式,也可以是口頭的。書面上訴的,應提交上訴狀;用口頭提出上訴的,人民法院應制成筆錄,以固定或轉呈其上訴意愿。在審判實踐中,對于被告人在一審判決、裁定宣告或送達后,口頭表示冤屈,而未明確表示上訴的,審判人員應當向其解釋上訴權的意思和上訴程序。經(jīng)解釋被告人表示上訴的,應當按上訴處理;經(jīng)解釋仍不明確表示上訴的,則不能按上訴處理。另外,口頭申請上訴必須由上訴主體當面、直接向靠前審法院的有關人員提出。如果其采取電話、轉托他人捎口信等間接的、無法有效認證身份的方式提出上訴,不能視為符合法定口頭方式的要求。只能視為訴訟主體有上訴的意向,但是否真實有效,則需進一步核實,并**相應的手續(xù),記錄訴訟主體的口頭申請,并由其簽名或蓋章。
通過上面這篇文章,大家應該知道了民事訴訟上訴期是幾天。按照民事訴訟法規(guī)定,當事人對一審不服的,可以自拿到判決書后的十五日內(nèi)發(fā)起上訴。具體形式可以是書面的,也可以是口頭方式,上訴的法院應該是原審法院的上級單位,通常是高級人民法院。目前民事訴訟實行二審終審制,第二審結果就是最終判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