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文章
- 熱門標簽
虛假陳述如何認定?
虛假陳述如何認定?
為促進訴訟誠信,打擊虛假訴訟,中院出臺了《關于在民事訴訟中規(guī)制虛假陳述的若干意見》,首次對九種情況認定為虛假陳述,并告知不利后果。訴訟參加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可以認定為虛假陳述:
1、偽造、變造證據以證明其主張的;
2、在對方當事人主張的事實已履行舉證義務后,仍虛構法律關系及相應事實進行抗辯的;
3、就案件事實的陳述前后不一、存在重大矛盾且無法作出合理說明的;
4、在主張己方權利時,隱瞞對方已履行部分或者全部義務且不能作出合理說明的;
5、回避陳述自己參與事實的行為或者對自己知道及應當知道的事實,以“不知道”、“不清楚”、“不記得”等進行回答且不能作出合理說明的;
6、對自己簽名、蓋章書證的真實性拒不發(fā)表意見,經審判人員就法律后果進行釋明后仍拒不發(fā)表意見的;
7、對有其他充分證據相互印證真實性的書證仍申請鑒定阻礙訴訟的;
8、對已經掌握或者應當掌握的證據仍申請法院調查取證,且不能作出合理說明的;
9、其他通過陳述、申請等方式阻礙民事訴訟活動且不能作出合理說明的。
如何制裁虛假陳述當事人?
意見還明確了對作虛假陳述當事人可視情形采取的五種制裁措施。對當事人之間惡意串通,企圖通過訴訟、調解等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等行為,謀取不法利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對虛假陳述的規(guī)制一般包括:
1、加重就案件事實的證明責任,主要包括:不予采信行為人的相關陳述,采信對方訴訟參加人的陳述,采信行為人對己最為不利的陳述,降低行為人所舉證據的證明力,提高行為人就某一事實進行證明的證明標準,不予準許行為人的相關取證、延期舉證或鑒定申請等;
2、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包括賠償責任,主要包括:相應的訴訟費、公告費、鑒定費以及對方當事人主張因行為人虛假陳述而增加的其他訴訟成本;
3、面臨人民法院采取的司法制裁措施,主要包括:拘傳、訓誡、罰款、拘留等;
4、對情節(jié)嚴重涉嫌犯罪的,人民法院應當將相關犯罪線索移送偵查部門追究責任人的刑事責任;
5、對虛假陳述訴訟參加人負有管理職責的部門、單位,人民法院可以制作司法建議并限期整改、反饋。
大家都知道,法庭是莊嚴的。在民事訴訟的案件中,案件的雙方當事人地位平等,都有發(fā)表自己言論意見的權利。而進入法庭的當事人,在接受案件審判之前都需要說出自己的誓詞。通過上文的內容,我們可以知道在民事訴訟法庭上說謊的后果是很嚴重的,是需要負法律責任。
上一篇:駕照暫扣6個月怎么解除?
下一篇:逮捕后偵查羈押期限最長是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