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經濟發(fā)展中的地區(qū),由于國家建設或是工程用地的需要,經常會需要對于原住地進行拆遷以便工程進行。對于原住戶來說,會提供以回遷安置房的補助,許多人對于安置房的性質以及是否能買賣的問題并不十分了解。那么按照規(guī)定回遷安置房能買賣嗎?
按照規(guī)定回遷安置房能買賣嗎?
有證的拆遷安置房可以買賣,交易與普通房屋沒有差別;對于無證的拆遷安置房,要分清情況,查看清楚相關手續(xù)及協議,以免造成日后的麻煩。
【法規(guī)及政策的規(guī)定】
拆遷安置房屋一般分為兩大類:
一類是因重大市政工程動遷居民而建造的配套商品房或配購的中低價商品房。按照有關方面的規(guī)定,被安置人獲得這種配套商品房的,房屋產權屬于個人所有,但在取得所有權的5年之內不能上市交易。
另一類是因房產開發(fā)等因素而動拆遷,動拆遷公司通過其他途徑安置或代為安置人購買的中低價位商品房(與市場價比較而言)。
購置拆遷安置房首先要查明安置房的性質,一般來說對已經竣工的安置房可以查詢其“五證”,或到房地產交易中心查詢房屋的產權資料等。不同類型的拆遷安置房,交易雙方承擔的交易風險有所不同。靠前類動拆遷安置房,由于交易時間長,受市場因素的影響,往往買家需要承擔極大的法律風險。主要體現在房價上漲后家賣方有意反悔,找合同的漏洞逃避法律責任追求己方利益,或為合同的履行設置障礙。
如果是購買還沒定位的安置房風險就更大,買賣雙方雖然可以知道房屋大致的坐落位置,但無法確定建好后安置房的具體結構、朝向、小區(qū)環(huán)境等,**過戶等手續(xù)時間也會更長。因此在購買此類房產時,簽訂一份有效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買賣合同就顯得至關重要。買賣合同除了要具備一般買賣合同的主要條款外,還需要對房屋的增購等費用的支付方式,遲延交房等都作出明確的約定。一般來說購置該類房屋,可以根據《民法通則》及《合同法》的相關規(guī)定,簽訂附條件的合同來保證買賣合同的有效性,并對具體細節(jié)作出明確約定以防合同相對方反悔,最好由專業(yè)房產律師進行指導。相對于靠前類安置房而言,第二類的拆遷安置房則和一般的商品房交易一樣,風險相對較小。
目前,許多農村集體土地上的房屋被拆遷改造成了安置小區(qū),被拆遷戶通過拆遷一般能得到兩套甚至更多的房屋,除了自用外他們通常會選擇出售多余的房屋,而拆遷安置房相對低廉的價格也吸引了一部分購房者。因此在民間形成了事實上的安置房買賣市場。
綜合全文內容分析可得,對于按照規(guī)定回遷安置房能買賣嗎該問題并沒有明確的規(guī)定,一般情況下來說,對于有證件的安置房可以進行正常的買賣,與商品房無異,另一方面,對于無證的拆遷房來說,需要視具體情況而定,對于有相關手續(xù)的房屋可以進行購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