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信息保護措施有哪些?
1、在一些小網(wǎng)站或者不知名網(wǎng)站注冊時謹慎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一些小網(wǎng)站由于安全措施不強,容易被黑客所攻擊,從而導致網(wǎng)站注冊用戶的信息泄露,同時這些小網(wǎng)站對工作人員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可能導致工作人員將用戶信息泄露給不法分子。
2、定期對手機和電腦進行木馬病毒的查***。手機和電腦在使用過程中有可能會感染木馬病毒,這些木馬會將手機或者電腦中的信息發(fā)送到編寫者指定的位置,因此我們需要定期使用安全工具對手機和電腦并行病毒查***。同時要養(yǎng)成良好的上網(wǎng)習慣:不安裝來歷不明的軟件,不打開危險鏈接,不瀏覽非法網(wǎng)站。
3、謹慎上傳身份證照片,上傳身份證時在照片上加上表示用途的文字。在密碼找回、支付工具認證、網(wǎng)上申請信用卡的時候需要我們上傳身份證照片,一定要謹慎,堅持”能不上傳就不上傳“的原則,上傳照片時一定要加上表示該照片用途的文字水印,同時水印要與身份證的文字有一定的重合,不要全部在空白處。
4、不在公共場所隨意連接未知wifi,尤其是未加密的wifi熱點。連接未知的WiFi可能會在使用該WiFi的過程中個人信息就不知不覺地被黑客所竊取,尤其是未加密的WiFi,傳輸數(shù)據(jù)也是未加密的,因此極易造成信息泄露。
二、個人信息保護的基本原則包括哪些?
1、直接原則。直接原則是指個人信息原則上應該直接向本人收集。
2、目的明確原則。目的明確原則是指個人信息在收集時必須有明確的特定目的,禁止超出目的范圍收集、處理和利用個人信息。
3、公開原則。公開原則是指對個人信息的收集、處理與利用一般應保持公開,本人有權知悉個人信息的收集與利用情況。
4、完整正確原則。完整正確原則是各國際組織和各國***制定個人信息保**普遍遵循的原則,具體指個人信息應該遵從其特定目的,在特定目的范圍內(nèi)必須保持完整、正確、及時更新。
5、限制利用原則。限制利用原則是指個人信息在利用時應該嚴格限定在收集的目的范圍內(nèi),不應作收集目的之外使用。
6、安全保護原則。安全保護原則是指個人信息應該處于安全的保護中,避免可能發(fā)生的個人信息的泄漏、意外滅失和不當使用。
三、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判刑標準是怎么規(guī)定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一【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違反國家有關規(guī)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并處罰金。
違反國家有關規(guī)定,將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給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規(guī)定從重處罰。
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依照靠前款的規(guī)定處罰。
單位犯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個人犯罪的規(guī)定處罰。
雖然國家法律制度充分保障公民個人信息,也從各方面出臺了相應的法律制度,但是,公民自身也要加強保護個人信息的法律意識,很多時候個人信息遭受嚴重泄露的原因,也是因為當事人隨便在不正規(guī)的網(wǎng)站上填寫個人信息。